keywords: Python,Lisp,Hylang CJKmainfont: KaiTi –-

Write Python in Lisp

上周在Clojure微信群里,Steve Chan分享了个关于Hylang的链接,让人眼前一亮,原来Python居然还可以这么写!经过这几天的摸索,意外地感觉不错,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试试,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完官网的doc后再回来看下文。

Hylang是什么?

Hy是基于python的lisp方言,与python的互操作非常顺畅,有点类似clojure于java的关系。从安装上可以看出,Hy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python库,在python代码中可以直接import hy之后,把.hy文件当做普通的python文件,import其中的变量。核心代码部分,该有的也都有(最重要的当然是macro),可以从clojure无障碍迁移过来。

由于是直接把lisp代码转换成AST,开启--spy模式之后,可以看到每一行lisp代码转换之后的python代码,各种库的操作也完全没有障碍。试用了一些常用的库,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。目前感觉不是够顺畅的地方,反而是一些外围,比如没有很好的编辑环境。社区的vim插件提供的功能很弱,为此我特地入坑spacemacs!emacs对应的插件稍微好点,提供了发送代码到repl的功能,不过最重要的仍然是,没有代码补全,网上有人提供了一些静态的补全方案,通过提取hy库中的关键词和当前buffer中的变量名来补全(没有配置成功......),不过实际使用中会大量调用python库,因此急需像python里的anaconda-mode一类工具提供辅助补全。再比如静态语法检查,调试。

Hylang不是......

Hylang不是Clojure

这个是首先需要意识到的一点。尽管在语法和许多函数上和clojure很像,但是因为底层实现和语言的定位不一样,这其中的许多函数不再是clojure中对应函数的完整复制。以下列举一些很容易碰到的问题:

  1. muttable & immutable. Hylang本身的定位是鼓励与python的互操作,因此大量的操作都是基于python本身的数据结构,需要非常小心数据随时都可能改变。在写Hylang代码的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,“我写的是python代码!代码都会最终转换成python代码去执行!”,社区里最近也在讨论引入immutable的数据结构,不知道这块以后会怎么发展。
  2. lazy. Hylang中大多数代码的lazy实现都是基于generators实现的了iterable,这下就蛋疼了。在python里,生成器访问一次之后,如果你不保存的话,数据就没有了......所以你会发现(take n coll)中,如果xs是一个iterable的数据,上面的代码执行多次是可能得到不同结果的。甚至如果不保存的话,没法访问已经被访问过的内容。不过好在0.12.0之后提供了lazy sequences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。
  3. in-place operations.在python中,许多函数都是默认in-place的,比如sort,random.shuffle等,有些可能提供了对应的非in-place的函数(如sorted),有些则没有。这点需要格外注意,否则,定义变量的时候很可能返回值就是个None。不过在numpy,tensorflow,pandas等库中,这点考虑得比较全面
  4. scope. 看github上过去关于let绑定的issue,可以深入了解这块内容。在不确定变量名的scope时,可以看看对应的python代码。

体验过程中的一些坑

  1. 文件名。写过了clojure的话会习惯-作为连接符,hy的文件名需要转换成_连接符,否则在python代码中不能import。
  2. 某些函数的的实现有bug。我自己在尝试的过程中就发现了partition函数的实现有点问题,在github上提了个issue。社区里的反应还是挺快的,第二天就解决并合并到master上了。
  3. 参数传递过程中,运用apply传递positional和named arguments时,需要分别用list和dict对二者封装,不能偷懒直接用一个list搞定。

Hylang适合写点什么?

写Hylang也就这几天,对macro的感受还不是很强烈,主要是写了点日常的数据分析代码和tensorflow中的tutorial,以下是一些个人感受:

  • 如果只是写一些调用API的代码,其实不太适合。比如我在翻译tensorflow的tutorial过程中,需要反复去查对应的API,很繁琐,而且已有的框架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写lisp风格的代码有一些限制,从而使得python代码更适合命令式地处理逻辑。
  • 适合更抽象层的数据预处理逻辑。这块写起来会很舒服,对读代码和写代码的人来说,都是一种享受。可以将二者结合,这部分代码用hy处理后以接口的形式暴露给模型构建部分,最后再用hy糅合train,valid,test的过程。当然,现在某些库(tensorlayer)实际上把直接跟tensorflow打交道的部分做了很浅的一层封装,整体易用性更高了。

最后,一点学习经验:

When I’m learning something new, I sometimes find myself practicing EDD (exception-driven development). I try to evaluate some code, get an exception or error message, and then Google the error message to figure out what the heck happened. – Mastering Clojure Macros

另外,这个语言还是太小众了,玩玩就可以了,别太当真......